这种食用油,超市为啥不敢再卖了?原因是“赔”惨了
前几年,在超市里,这种商家宣称“性价比高、营养健康”的食用油曾经非常流行: 瓶身是绿色的,名叫“橄榄××油”,包装上绿色的橄榄非常醒目,价格比纯橄榄油便宜不少,但比纯××油要贵不少。
不过,如今在超市,已经很难再找到它们的踪迹,原因是:各地职业“打假人”盯上了它们。他们穿梭于各大超市大批采购,以该类食品标签强调了橄榄油,却没有标明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为由,依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要求商家“退一赔十”。不赔就起诉,结果多是商家败诉,单起诉讼赔偿金额少则数千元,多则几十万元。
请看大数据
中国裁判文书网资料显示2015年以来该网公示的针对“橄榄××调和油”标签问题要求厂商“退一赔十”的诉讼共有682起(含一审二审)(截至9月27日)。
被起诉的经营者
九成多是超市 其中涉及家乐福的有48起
索赔者的身份均受到商家质疑
几乎全是职业“打假人”
有的涉及的诉讼
甚至多达有数十条 如,29份判决书涉及职业“打假人”金鹏
2017年 北京市
19份终审判决书中
有17份判决超市经营者败诉 职业“打假人”打此类官司的胜诉率如何?小编从上诉682份判决书中,共检索到2017年北京市法院系统作出的19份终审判决书。其中,17份判决书判决显示,超市经营者败诉,被判“退一赔十”。 判决赔偿金额方面,最高的为26.5万余元,经营者为北京欧尚超市有限公司;最低的为1280元。
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是此类官司的争议焦点
绝大多数法院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有的判决还明确指出
“橄榄××调和油”的错误标示
会对消费者购买行为造成误导
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营养均衡摄入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的一起涉及“多力”橄榄葵花调和油和乐购超市的案件颇有代表性。 法院审理认为,根据《食品安全法》第26条第4项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对与卫生、营养等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如果食品的营养标签内容不符合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该食品即应当被认定为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第4.1.4.1条规定:“如果在食品标签或食品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加了或含有一种或多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或成分,应标示所强调配料或成分的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 最终,法院认定商家对“橄榄油”进行了特别强调,但未对橄榄油的添加量进行标示,违反了食品安全标准,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各大电商平台仍有供应
大都还强调“橄榄”
但都普遍标示了
橄榄油的含量比例 小编近日先后在北京走访了物美、永辉、欧尚、美廉美等多家超市门店,发现已经很难看到“橄榄××调和油”的踪迹。 9月26日,小编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搜索“橄榄 调和油”,发现多个品牌的相关产品。不过,从标签图片上来看,大多数有了明显的变化,虽然多数也都还在“强调”橄榄油,但文字及图片表达“谨慎”了许多。更明显的是,突出明示了橄榄油的含量。价格方面,5升装价格在69到160元不等,而5升装的名称为葵花籽油食用调和油的产品价格,在39元至74元之间。 以多力橄榄葵花食用调和油为例。以前的标签是这样的,图片突出的是橄榄,但配料表未标示橄榄油的含量。 现在是这样的,配料表显示含葵花仔油80%,含特级初榨橄榄油20%。
▲5升装标价119元
▲5升装标价132元
▲ 5升装标价115元
▲5升装标价159元 另一种探花村葵花橄榄油比较“谦虚”,或许是“橄榄油”放得太少,把葵花放在了橄榄的前面。
中国裁判文书网资料显示2015年以来该网公示的针对“橄榄××调和油”标签问题要求厂商“退一赔十”的诉讼共有682起(含一审二审)(截至9月27日)。
被起诉的经营者
九成多是超市 其中涉及家乐福的有48起
索赔者的身份均受到商家质疑
几乎全是职业“打假人”
有的涉及的诉讼
甚至多达有数十条 如,29份判决书涉及职业“打假人”金鹏
2017年 北京市
19份终审判决书中
有17份判决超市经营者败诉 职业“打假人”打此类官司的胜诉率如何?小编从上诉682份判决书中,共检索到2017年北京市法院系统作出的19份终审判决书。其中,17份判决书判决显示,超市经营者败诉,被判“退一赔十”。 判决赔偿金额方面,最高的为26.5万余元,经营者为北京欧尚超市有限公司;最低的为1280元。
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是此类官司的争议焦点
绝大多数法院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有的判决还明确指出
“橄榄××调和油”的错误标示
会对消费者购买行为造成误导
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营养均衡摄入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的一起涉及“多力”橄榄葵花调和油和乐购超市的案件颇有代表性。 法院审理认为,根据《食品安全法》第26条第4项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对与卫生、营养等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如果食品的营养标签内容不符合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该食品即应当被认定为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第4.1.4.1条规定:“如果在食品标签或食品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加了或含有一种或多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或成分,应标示所强调配料或成分的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 最终,法院认定商家对“橄榄油”进行了特别强调,但未对橄榄油的添加量进行标示,违反了食品安全标准,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各大电商平台仍有供应
大都还强调“橄榄”
但都普遍标示了
橄榄油的含量比例 小编近日先后在北京走访了物美、永辉、欧尚、美廉美等多家超市门店,发现已经很难看到“橄榄××调和油”的踪迹。 9月26日,小编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搜索“橄榄 调和油”,发现多个品牌的相关产品。不过,从标签图片上来看,大多数有了明显的变化,虽然多数也都还在“强调”橄榄油,但文字及图片表达“谨慎”了许多。更明显的是,突出明示了橄榄油的含量。价格方面,5升装价格在69到160元不等,而5升装的名称为葵花籽油食用调和油的产品价格,在39元至74元之间。 以多力橄榄葵花食用调和油为例。以前的标签是这样的,图片突出的是橄榄,但配料表未标示橄榄油的含量。 现在是这样的,配料表显示含葵花仔油80%,含特级初榨橄榄油20%。
▲5升装标价119元
▲5升装标价132元
▲ 5升装标价115元
▲5升装标价159元 另一种探花村葵花橄榄油比较“谦虚”,或许是“橄榄油”放得太少,把葵花放在了橄榄的前面。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 这种食用油,超市为啥不敢再卖了?原因是“赔”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