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竟当“神药”卖青岛平度商家四步洗脑
先免费听课,用“孝道”和“健康理念”感化老人,然后送各种小礼品,再高价推销声称能“包治百病”的保健品,产品卖出后销售人员一夜之间就“消失”了。记者调查了解到,这家店在卖出了近200万元的“保健品”后突然“蒸发”,不少老人表示在喝了声称能治疗癌症的口服液后身体出现不适。11月16日,省食药监局针对保健品销售中出现的欺骗行为专门在官微发布一篇文章,揭开保健品的本质,希望老人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高价买口服液喝完上吐下泻
11月5日,本报刊发了平度一家健康体验店高价销售电位治疗仪的新闻后,买“保健品”受骗的老人纷纷打来电话反映自己的经历,截至记者发稿,本报热线96663已经接到了数十个投诉举报电话。11月17日,市民胡女士还给本报热线96663打来电话,讲述了自己购买保健品被骗的经历。
宣称由野生灵芝制成,能杀死癌细胞 记者在网上查询发现,刘先生所买的“爱体口服液”,生产厂家是上海一家公司,注册资本是100万元,委托给贵州的一家公司进行营销,对外标价5600元一盒。该产品还自称主要材料是野生灵芝,在宣传中声称既能够提高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的生成,还能够“杀死癌细胞”。
二三百元进的货卖五六千元 记者随后搜索相关新闻发现,爱体口服液出现在媒体视野中多数是因被投诉质量问题。 2015年,家住郑州市的郭先生在一家美食城内听了几天关于保健品的讲座,并花1980元购买了4盒爱体口服液。服用后出现不适,却再也找不到开讲座的人。郑州郭先生的遭遇和青岛刘先生等老人的遭遇极为相似。据郭先生回忆,2015年11月12日至17日,一家名叫善惠康的健康服务中心在一家美食城内举办讲座。讲座的主题是“关爱老年人,替天下儿女尽孝”。郭先生就和附近的邻居一起去听了5天,刚开始的几天,会免费赠送鸡蛋和挂面等。 讲座上称爱体口服液是由野生灵芝和人参等珍贵药材调配而成,在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等方面效果甚佳。郭先生服用后第二天就出现头晕眼花、站立不稳、大便拉稀不能控制等症状。随后郭先生到工商所投诉,要求善惠康健康服务中心退掉余下的保健品,并返还价款,结果这家店已经人去楼空了。当地工商所工作人员表示,销售保健品的经营者往往是提供一份租赁协议,办理一张营业执照,在不同的地方开展活动后就人去楼空,给工商人员执法带来很大难度。 青岛和郑州这两个案例都是销售人员跑路了,而据北京媒体报道,北京市公安部门在2015年就打掉了一个以高价销售保健品诈骗老年人的团伙,当场抓获35人,起获大量保健口服液、保健胶囊等诸多保健品。据其中一名嫌疑人钟某交代,这些保健品均以二三百元进货,经过健康讲座和宣传活动后,以五六千元的高价卖给老年人。每次为了赢取老人的信任,他们会进行免费体检,并请讲师授课。 省食药监局发文揭保健品营销骗局 11月16日,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微信发布了一篇提醒文章,文中对保健品营销的骗局进行了披露。 “今天给您打电话,主要是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有一个大型的公益活动,为响应国家号召,普及全民抗氧化知识,免费给您邮一个红色奇迹大礼包……”如果接到这样的电话千万要小心了,所谓大礼包实际上是一本介绍虾青素的书,很多老人的噩梦往往是从收到虾青素这本书开始,这意味着他们正式成为了保健品销售公司的客户资源。 此前,被央视曝光的保健品销售公司主要销售虾青素、松针素、红参茶、骨原液等保健产品,年营业额达数十亿元人民币。以虾青素为例,每卖出1小盒提成150元,1大盒提成300元。一些“健康专员”眼里只有订单和提成,根本不顾患者身体健康和经济条件。他们承诺的“一对一”专业营养健康咨询服务,实际上是电话营销的一种障眼法,“健康专员”和“专家”都是营销员扮演的不同角色。一名“健康专员”直言:“销售就像在演戏,演得越真他就越信。他不信,就不会买;他相信了,你说啥就是啥。”据悉,湖北省建始县一位老人陆续被骗走了30多万元。 该文最后郑重提醒:所谓健康咨询,从头至尾就是一场骗局。“特效药”,不可靠,基本常识要知道!
保健食品治眼病? 别听他们忽悠! 家住李沧区振华路的孙女士打来电话向记者反映自己被骗了。孙女士说,她家住民联饭店对面,8月初的时候民联饭店楼上有“专家”讲课,她散步的时候经过民联饭店门前,一时好奇就与丈夫一起去听了课。对方一共讲了3天,在讲保护眼睛的常识时,还给她和丈夫喷了一种喷雾。 孙女士的眼睛被喷上喷雾之后,感觉眼睛舒服了很多,看得也比之前清楚了,讲课的老师说,孙女士的视力经过3天的治疗,已经好转了,度数从600度降到了400度。之后讲课老师还表示,定期喷喷雾和服用药物,可以治疗孙女士眼部的黄斑病变。孙女士于是动了心,讲课老师这时候说,在8月15日会有促销活动。 8月15日,孙女士又跟丈夫一起来到了授课房间,授课老师说药费一共是10300元,但是孙女士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便跟授课老师商量,能否先交一半,另一半过段时间再补上。授课老师说可以替孙女士先垫上这部分钱。 过了一段时间,孙女士的儿子知道了此事,当即就让孙女士把钱退掉,并告诉孙女士这不是正规的直销店面,可能被骗了。孙女士赶紧打电话给授课老师说想退钱,这时授课老师告诉她,他们的“授课地点”已经变更到青岛长途站附近了。多次交涉无果后,10月3日孙女士去温州路的“公司地址”时,房间已经空了,孙女士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记者上网查找了孙女士所说的“德致堂(河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她购买的“叶黄素多维软胶囊”、“诺盯软胶囊”,发现这家公司确实存在。随后在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查询发现,在药品和保健食品门类中均未发现“叶黄素多维软胶囊”这一产品备案,在保健食品门类中查询发现了德致堂(河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诺盯软胶囊,但属于保健食品,不能作为药物使用。青岛市食药监局工作人员表示,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对方宣称的能治疗眼病也是虚假宣传。
宣称由野生灵芝制成,能杀死癌细胞 记者在网上查询发现,刘先生所买的“爱体口服液”,生产厂家是上海一家公司,注册资本是100万元,委托给贵州的一家公司进行营销,对外标价5600元一盒。该产品还自称主要材料是野生灵芝,在宣传中声称既能够提高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的生成,还能够“杀死癌细胞”。
二三百元进的货卖五六千元 记者随后搜索相关新闻发现,爱体口服液出现在媒体视野中多数是因被投诉质量问题。 2015年,家住郑州市的郭先生在一家美食城内听了几天关于保健品的讲座,并花1980元购买了4盒爱体口服液。服用后出现不适,却再也找不到开讲座的人。郑州郭先生的遭遇和青岛刘先生等老人的遭遇极为相似。据郭先生回忆,2015年11月12日至17日,一家名叫善惠康的健康服务中心在一家美食城内举办讲座。讲座的主题是“关爱老年人,替天下儿女尽孝”。郭先生就和附近的邻居一起去听了5天,刚开始的几天,会免费赠送鸡蛋和挂面等。 讲座上称爱体口服液是由野生灵芝和人参等珍贵药材调配而成,在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等方面效果甚佳。郭先生服用后第二天就出现头晕眼花、站立不稳、大便拉稀不能控制等症状。随后郭先生到工商所投诉,要求善惠康健康服务中心退掉余下的保健品,并返还价款,结果这家店已经人去楼空了。当地工商所工作人员表示,销售保健品的经营者往往是提供一份租赁协议,办理一张营业执照,在不同的地方开展活动后就人去楼空,给工商人员执法带来很大难度。 青岛和郑州这两个案例都是销售人员跑路了,而据北京媒体报道,北京市公安部门在2015年就打掉了一个以高价销售保健品诈骗老年人的团伙,当场抓获35人,起获大量保健口服液、保健胶囊等诸多保健品。据其中一名嫌疑人钟某交代,这些保健品均以二三百元进货,经过健康讲座和宣传活动后,以五六千元的高价卖给老年人。每次为了赢取老人的信任,他们会进行免费体检,并请讲师授课。 省食药监局发文揭保健品营销骗局 11月16日,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微信发布了一篇提醒文章,文中对保健品营销的骗局进行了披露。 “今天给您打电话,主要是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有一个大型的公益活动,为响应国家号召,普及全民抗氧化知识,免费给您邮一个红色奇迹大礼包……”如果接到这样的电话千万要小心了,所谓大礼包实际上是一本介绍虾青素的书,很多老人的噩梦往往是从收到虾青素这本书开始,这意味着他们正式成为了保健品销售公司的客户资源。 此前,被央视曝光的保健品销售公司主要销售虾青素、松针素、红参茶、骨原液等保健产品,年营业额达数十亿元人民币。以虾青素为例,每卖出1小盒提成150元,1大盒提成300元。一些“健康专员”眼里只有订单和提成,根本不顾患者身体健康和经济条件。他们承诺的“一对一”专业营养健康咨询服务,实际上是电话营销的一种障眼法,“健康专员”和“专家”都是营销员扮演的不同角色。一名“健康专员”直言:“销售就像在演戏,演得越真他就越信。他不信,就不会买;他相信了,你说啥就是啥。”据悉,湖北省建始县一位老人陆续被骗走了30多万元。 该文最后郑重提醒:所谓健康咨询,从头至尾就是一场骗局。“特效药”,不可靠,基本常识要知道!
保健食品治眼病? 别听他们忽悠! 家住李沧区振华路的孙女士打来电话向记者反映自己被骗了。孙女士说,她家住民联饭店对面,8月初的时候民联饭店楼上有“专家”讲课,她散步的时候经过民联饭店门前,一时好奇就与丈夫一起去听了课。对方一共讲了3天,在讲保护眼睛的常识时,还给她和丈夫喷了一种喷雾。 孙女士的眼睛被喷上喷雾之后,感觉眼睛舒服了很多,看得也比之前清楚了,讲课的老师说,孙女士的视力经过3天的治疗,已经好转了,度数从600度降到了400度。之后讲课老师还表示,定期喷喷雾和服用药物,可以治疗孙女士眼部的黄斑病变。孙女士于是动了心,讲课老师这时候说,在8月15日会有促销活动。 8月15日,孙女士又跟丈夫一起来到了授课房间,授课老师说药费一共是10300元,但是孙女士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便跟授课老师商量,能否先交一半,另一半过段时间再补上。授课老师说可以替孙女士先垫上这部分钱。 过了一段时间,孙女士的儿子知道了此事,当即就让孙女士把钱退掉,并告诉孙女士这不是正规的直销店面,可能被骗了。孙女士赶紧打电话给授课老师说想退钱,这时授课老师告诉她,他们的“授课地点”已经变更到青岛长途站附近了。多次交涉无果后,10月3日孙女士去温州路的“公司地址”时,房间已经空了,孙女士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记者上网查找了孙女士所说的“德致堂(河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她购买的“叶黄素多维软胶囊”、“诺盯软胶囊”,发现这家公司确实存在。随后在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查询发现,在药品和保健食品门类中均未发现“叶黄素多维软胶囊”这一产品备案,在保健食品门类中查询发现了德致堂(河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诺盯软胶囊,但属于保健食品,不能作为药物使用。青岛市食药监局工作人员表示,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对方宣称的能治疗眼病也是虚假宣传。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 保健食品竟当“神药”卖青岛平度商家四步洗脑